【軟體】SCOPE儀表新發現!! 分享

本版是當做各版精華文章的匯集用途, 版主們可以將各版文章轉貼到這一區(只針對文章轉貼,不影響固有的主題與討論串), 網友們能在這裡閱讀到本站網友們精心製作的精采文章.

Moderator: 騷屁股搖搖

Post Reply
User avatar
騷屁股搖搖
MidiMall 金牌家族天王
MidiMall 金牌家族天王
Posts: 9504
Joined: Fri Jan 30, 2004 5:17 am

【軟體】SCOPE儀表新發現!! 分享

Post by 騷屁股搖搖 »

此文章由 e~long 所提供
詳文請點選下面連結!


http://forum.midimall.com.tw/viewtopic.php?t=6783



昨天有一個關於SCOPE儀表的新發現, 請朋友們一起切蹉參考.

很久很久以前就在錄音室裡看到過SCOPE, 在此指的是一台四方體中間畫著十字型的一種儀表, 幾乎錄音室裡都會看到它, 很抱歉由於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 暫時先以”能量相位表”來代替. 一般人乍看它時一定會覺得很神奇, 它主要的作用是顯示聲音的訊號, 如同頻譜分析儀等是一種判斷聲音的輔助工具. 曾經請教過許多錄音師, 得來的答案都是說是用來判斷相位的, 通常在SCOPE的左方都會有一個上下各標+1與-1的直線形表頭, 一個mono訊號會直接以+1做表示, 同時聲音會出現在2顆SPEAKER的中央位置, 當聲音的立體感愈強+1的訊號就會往0靠近, 如果低於0往-1方向靠近, 那就代表SOURCE聲音反相了. 一般而言理想的立體聲相位會控制在0.5~0.8之間, 以兼顧單聲道或營業用多聲道系統的播放. 然而一台售價最普通的SCOPE也要5~6萬, 曾經還問到過要10幾萬的, 難道它只有這麼一點用途嗎? 關於主畫面的四個區域又是怎麼回事, 這麼多年來的不解一直到了昨天終於有了突破.
首先感謝ProTools提供一個名為SURROUNDSCOPE的PLUG-IN, 否則我想不會有機會真正認識她. 剛開始我進行每日的音樂浴, 並且一時心血來潮叫出了SURROUNDSCOPE想看看能不能從中體會出什麼, 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注意到接連播放的幾首混音優秀的曲子, 在表頭上訊號都是極平均濃密地分部在四個象限區域上, 順便說明一下當訊號以一個聲道輸入時, 無論把它PAN在什麼位置上, 都是以一條直線的方式呈現. 當時就產生了一個假設, 那麼是不是混音比較一般, 或編曲比較簡單的聲音, 就不再是那麼濃密了呢? 大家若不陌生的話應該都知道近來我開始試著用能量的觀念取代傳統的頻率觀念看待聲音的結構, 然而苦於這種聽覺上的判斷往往受限於彼此的感官與體能狀態, 因此介紹與分析時常常無法取得確切的認定標準, 然而當我看到好的混音作品在儀表上呈現出來那有如星雲般的圖案時, 不自覺地與能量的想法連接在一起, 因此才有了剛才的假設. 於是我隨手換上一張M2M的CD, 播放曲目PRETTY BOY, 果然假設正確, 它並沒有像剛剛的發燒曲目有著穩定濃密的能量區, 而是在四象限裏不停的跳動扭曲, 這時的聲音聽起來也如同表上的顯示, 空間呈現出多面的切割和扭曲, 然而在最著名的那段副歌裏, 突然表上出現了如同之前發燒曲子的表現一般呈現出平均寬廣濃密的分布, 同時身體也能清楚的感受到聲音能量的包圍, 於是乎我知道自己的判斷大概是正確了, 接連又換了幾張CD, 都得出相同類似的結果, 同時剛好阿桂到地下室來, 經過說明之後他也能有確實的感受.
然後我們一起找了一些聲音做單軌輸入, 如同前述聲音是以一條直線呈現在儀表面板上, 接著我AUX給M5000, 突然之間隨著5000華麗的包圍感, 我們也看到了儀表上出現了有如繁星擁簇的星雲, 大家知道REVERB是由無數個DELAY所造成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與聽到, 原來所謂的包圍感正是由於原來的聲音被平均的DELAY在所有的象限裏所形成的, 這正好也順帶說明了為什麼要有好的AD, 因為將來混音處理時音場的呈現靠的還是原始聲音的能量. 這時候腦海裏又有一個假設, 我接連快速的更換了幾個M5000的PROGRAM, 發現在儀表上能量訊號並無明顯的改變, 由此我大膽的假設一台PROCESSOR的能量表現主要還是取決於它的晶片與線路, 與調整無關. 而且我們也發現當單一聲音如大鼓經過好的REVERB處理時, 會是一條集中的能量以逆時針的方向遊走於四個象限, 然而當我用電腦裏的PLUG-IN實驗時發現分布的粒子是相當混亂且稀薄的, 無論是D-VERB或是RVERB等都是如此, 只有Waves的TrueVerb總算是有著可被辨認的能量波型, 這個結果不正好和大家原本的認知相符合, 由此可知原來SCOPE還可以用來判斷機器或軟體聲音的等級..
剛剛我過了一段海浪聲, 發現它的能量分布是目前看到過最平均自然的, 由此得出了一個總結論, 愈是完美的聲音能量, 其結構愈是濃密, 分布愈是平均. 如果我們把音場比喻成一個水池的話, 那麼這些能量就像是水裏的氧氣分子, 所謂的發燒片原來就是高含氧量的水呀. 關於這個儀表, 使用PROTOOLS的玩家可以很容易的取得, 而且它顯示的即時性佳, 是個好幫手. 當然MIX出好作品需要的是好耳朵並不一定需要它們(指儀器), 然而耳力的維持需要作息正常的調養, 在工作的時候面對各類型的客戶各種不同的狀況, 要保證每天都是最佳狀態實屬不易, 關於聲音的判斷又容易受到主觀意識與環境的左右, 因此正確的使用儀表做為輔助工具實不失為一種科學的定心丸; 同時對初入門的同學來說, 家裏的監聽環境一定不會很理想, 如過懂得運用儀表的話, 那麼一樣也能做出品質保證的成品. 由於對SCOPE的領悟尚淺, 對其物理結構所知不多, 本文旨在拋磚引玉, 還望大家不吝分享指正.
Post Reply